從螞蟻研究探討演算法的奧妙

把每個螞蟻當作電腦最小組成單位 0、1,這些螞蟻的研究應用從太空探險、都市計畫甚至區塊鏈都有關聯,完全無領導的去中心化網路世界,或許就是未來世界的網絡運行法則!

Elaine Yang
8 min readAug 2, 2020

前言

在微軟亞洲研究院的日子,是第一次顛覆我對電腦科學學術領域的想像,跟著一群世界頂尖的同事,研究世界最前沿的技術,那是第一次與來自全球的世界名校當同事的日子,但那時候的我,看著大家每天寫程式,每天試著優化演算法,以為就是做研究了,直到今天聽到 Poseidon 的螞蟻研究,才知道生物科學對於演算法的偉大,更讓我對於大自然的生物奧秘產生敬畏之心!

而這篇文來自紀錄 7/18 參與 Rosa Chang 的 Monthly Workshop 活動,聽Poseidon 分享在美國麻省 MIT 研究螞蟻的經驗,每一次聽 Poseidon Ho 分享總是熱血沸騰,讀 MIT 打了20 幾場黑客松,研究也囊括了世界級設計獎項,在矽谷成立 Outliers Fund,而在 MIT 的研究更顛覆了生物科學界幾百年來的基礎認知。

講者小簡介 - Poseidon Ho:
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(MIT) Media Arts & Sciences
矽谷 Outliers Fund : Founder & GP
MIT Lab 研究專員
Poseidon Ho

MIT 課堂的啟發-好奇心驅動的研究動機

MIT 一堂 curiousity base 的課,每堂都請領域權威來演講,基於對生物行為的好奇心,研究從蝙蝠、青蛙到鯊魚等生物行為。

舉例第一堂課教授演說蝙蝠如何透過聲波方式探測距離形狀,那個教授本人是盲人,卻可以完全不轉身精準判別出背後 80 位學生的位置與人,原來他也可以跟蝙蝠一樣,靠著自己發出ㄘㄘ聲,判斷聲音回來的毫秒之差,閉著眼睛就可以判斷物體的距離、位置以及形狀。這讓我相信每個人其實都有超能力!而我們只是欠訓練欠開發(?)雖然我回家試練了一下還是不行……

這邊附上這位奇人教授 Daniel Kish 在 TED 的演說:

This talk was presented at an official TED conference, and was featured by our editors on the home page.

從螞蟻研究到電腦科學演算法

Poseidon 在研究上萬隻螞蟻後,發現螞蟻竟然是可以學習的生物,但學習是透過群體學習,而非個人學習,那就好像人腦中的神經元,必須同時運作串連才有用。這是怎麼發現的呢,我們以往生物學認知中,螞蟻是屬於最低階級的物種,只能對於吃的食物感興趣,食物放在眼前直觀的就走過去吃。但透過搭建出的樂高城市,製作與食物分隔開的護城河(螞蟻不能通過的水),再放兵乓球在旁邊,螞蟻在多次的失敗(不能取得食物)後,竟然群體的推動兵乓球,最後順利的取得了食物!

而螞蟻的行徑軌跡,也有別於我們以往所認識的成群結隊走直線,牠們的原始路徑竟然是以中心畫圓,走出非常精準的半圓形,在走路時留下費洛蒙,其他隻螞蟻經過時就會繞開已經走過的重複的路(知道沒有食物),之後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搜尋完這個環境中的食物所在位置。把這樣的行徑軌跡應用在現有 AI 神經網絡的演算法,就可以得到更優化的演算法。

而螞蟻之間的交流也非常神奇,把他們關在迷宮裡,他們透過神奇的交流,觸角觸碰彼此兩下(不是一下也不是三下),就可以分別走向不同的路徑,並且找出迷宮的出口,而透過不斷放增量的螞蟻,全部走出(最後一隻找到迷宮出口離開的時間)的時間,竟然跟螞蟻數量呈現精準的線性關係,這都應用到最短路徑算法!舉例來說,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在一棟失火的大樓裡,只要統計出在大樓裡有多少人,就可以計算出所有人逃離的時間,那就很適合計算火災發生的逃生動線規劃與黃金撤離時間。

研究也發現透過不同波長的光照射螞蟻們,他們會成群的離開或集中,在計算機的世界裏,每個組成位元都是 0 和 1 ,而這樣的移動就好像計算機的輸入和輸出,如果把每個螞蟻當作電腦最小組成單位 0、1,這些螞蟻的研究應用從太空探險、都市計畫甚至區塊鏈都有關聯,完全無領導的去中心化網路世界,或許就是未來世界的運行法則!

Poseidon 在 MIT Lab 自己打造用樂高積木堆出來的螞蟻實驗系統。 -photo by Poseidon

這個世界有太多的奧秘,自然界的現象和生物也並不是像我們想象的簡單。我們研究的機器學習領域和神經網絡,想讓機器學習人類的思維,理解人類學習模式,而機器透過大量精密和不間斷的運算,甚至可以超越人類在某部分的運作。

然而我們人類有更多要向自然界學習的東西,現已知的演算法不只從物理、化學、數學衍生而來,甚至從自然界的熱力學、生物學研究而出的,至今螞蟻是如何交流的也都還沒研究出來,或許有天研究出來,又可以為這世界更推動一步呢!從這之後我也開始注意生活中的每個動物細節,魚為什麼是群聚游泳,他們之間怎麼交流溝通?狗能分辨與記憶不同人身上獨特的味道,這個嗅覺怎麼做到的?這也讓我想到了鯨魚特別的溝通方式,科學家在研究鯨魚的聲音時,透過訊號處理解析鯨魚發出的聲音,並轉換成影像,竟然可以得到下圖如此美麗又有規律的圖案。科學家們也相信鯨魚的歌聲中,遵循著一種類似人類語言的文法規則。

圖片出處:鯨魚以聲音溝通-清海無上師新聞雜誌

而在 Poseidon 身上,我也看到了一種東西,叫「相信」。

我們常常想著投資一個已經有產品有市場的團隊,但卻沒有想過投資「個人」。一個具有特定天賦和才華的人他可能不適合做 CEO、不適合做 Business model,但他這個人卻非常 make sense,但他就是缺乏團隊和資源,他要怎麼達到呢?投資個人是一件非常具有高風險的事,但卻是非常有意義的事,在你極度窮卻又非常知道自己未來會成功時,全世界最知道自己會成功的只有你自己,猶如 Poseidon 第一個投資的個人,自己撞進 Bay Area(舊金山灣區) 住宅想借宿的高中男孩,高中都還沒念舊休學,一心想打造人造衛星,而現階段就成功的把自己親手設計的衛星送上太空。

而這樣的投資,也需要極長的時間等待,必須堅持到這個人身價今天有1 billion以上(Forbes 都會刊出),才會讓他回饋給創投,前期投資他的資金都可以讓他使用不會限制。這樣的模式是非常正向永續的 ecosystem,有多少千里馬,因為遇不到自己的伯樂,而至今落魄,沒有資源的感受其實很需要被同理心理解,這也是唯一打破現在創投模式及社會固態階層資本主義,真的很感動有這樣的想法並付諸行動的 Poseidon,也非常支持他的計畫!

活動小插曲

分享一個題外話,當聽到這裡,活動主辦人 Rosa 在所有人面前特別喊我:『楊涵,就是你了!衝一下!前進 1 billion!』

我真的覺得超像被投資人看到的潛力股(?)心中同時交疊著太看得起我的愧疚情緒,卻也同時熱血沸騰讓我想前進目標,覺得未來若不優秀都對不起相信我的前輩了!

活動後記

這次活動參與的大家都背景優秀,Harvard、MIT、港大機器人隊長、清大自然語言處理博士,可惜時間緊湊無法都完整聊到天,並且還巧遇在北京一直沒約成功在各地工作的 AIESEC 朋友,在場也好多 AIESEC 夥伴,就像回到 A 組織參與 sharing 的那種感動與亢奮,非常感動與熱血沸騰的一晚!

今年初有幸參加 Overseas Study trip 是我這半年最大的禮物,完全就是要歸功這次的講者 Poseidon 和主辦人 Rosa,也在矽谷行中認識到了非凡的每個人,其中佼佼者不乏是律師、醫師、工程師、創業家、顧問等,每個人在行程中都緊密交流,回台後也密切關心著彼此的聚會延續交流,最喜歡和每個人交流時大家眼神閃爍發光的樣子,那就是對於生活和夢想期待的熱忱吧!

活動結束大家比著 Outlier Fund 的手勢

最後,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,請幫我拍拍手👏👏👏

我會更加努力產出文章的喔,你們的喜歡是我的動力!也歡迎來我的粉專看看,如果你對我個人故事感興趣,也可以透過這個粉專聯絡我:

--

--

Elaine Yang

半導體業雲端數位轉型產品經理。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技術碩士。曾任職中國美團總部產品經理、微軟亞洲研究院用戶研究員、亞馬遜電商/雲計算商業運營全職實習。關注UI、UX、產品經理、互聯網趨勢,歡迎交流成長!臉書粉專: https://pse.is/RKH4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