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拿回情緒的掌控權-分享 NLP 神經語言學的經典技巧-改變次感元

Elaine Yang
3 days ago

--

Heal Meet 療癒之旅 活動照片

【何謂次感元】

次感元就像是我們大腦對於情緒和感覺的(視、聽、觸、味、嗅)具體化的編碼,當我們了解,哦原來自己的焦慮長這樣,就有機會去調整這個焦慮的形狀。

大腦濾鏡:
我們看待一件事情時,往往因為過去的經驗、信念、價值觀,而產生背後的次感元(畫面、感覺),而產生對於這件事件的不同行為/情緒/感覺。

所以當我們在面對一個狀態,覺察我們大腦的次感元狀態是什麼,可以進而了解內在經歷了什麼。

今天要分享如何藉由調整大腦的次感元,幫助我們重新調整或翻轉對以往經驗及當下焦慮的感受,讓我們拿回對情緒的主控權。

舉例你一聯想到黑狗,覺得很可怕,可能是因為聯想到過去被黑狗咬的經驗。但有些人可能覺得很可愛,因為他聯想到狗狗陪伴自己的美好經驗。

所以對待同一件事的感受,來自我們的次感元,但調整了次感元,有助於我們緩解情緒,緩解對原先事件的焦慮感。

因為當情緒來時,要優先解決的是情緒,當你在情緒上時,做認知觀點的調整是很難的,但當情緒緩解下來,就會有延伸新的可能性。

由敘事治療的角度來說,有問題的是問題,而不是人。因為人不等於問題。
舉例有些憂鬱症的人,會覺得自己就是憂鬱的人,把自己當作問題。
但我們會幫助個案來探討,「你覺得這個憂鬱是什麼?」幫助個案拉開自己與問題的距離。幫助他去看到,這個問題不等於他。

【具像化次感元】

我們可以先具像化次感元舉例引導如下:
次感元是由真實世界去感受到的那個情緒,如果那個情緒是有畫面的,畫面是什麼呢?
透過五感去描述(視聽觸味嗅)

當我想像一個正面經驗時,把這個正向的情緒轉換為正向的次感元解析(加入五感去描述它):
這個快樂的質地是多元有層次、有波浪的~~~
有時柔軟,在胸口時又很踏實,大概是紅色、黃色的。

而當我想像一個負面經驗時,把這個負向的情緒轉換為負向的次感元解析(加入五感去描述它):
這個負向的情緒像是方正、碎裂、黑色居多(白色、藍色)、尖銳的、有噪音的、刺耳的、在喉嚨,會割破人的感覺。

【次感元調整-淡小遠法則】

老師帶同學的案例步驟:
調整同學原先焦慮的感覺的那個畫面,把畫面從變淡、變小、變遠,或是換個顏色、潑個墨、換個形狀等(也可以發揮其他想像,跟著個案的感受走)。然後再帶著這個畫面重新回去看舊的經驗中發生了什麼。去感受原先的焦慮狀態是否有緩解(做之前焦慮指數幾分/對應做之後幾分)

同學分享的次感元畫面:
同學分享負向經驗中,一開始覺得畫面像是電視,是灰黑、模糊的。

老師請同學感覺看看,調整畫面內容,調整形狀從方寬變圓,或變成波浪狀,會有什麼感覺。持續確認同學的感覺,試著放大、縮小那個畫面形狀。感覺看看想要把它拉近、拉遠。感覺看看感覺。

同學覺得那個畫面拉近到身邊後,畫面比較高清,比較有溫度,也比較有由死人變成活人的感覺,像是從劣質的紀錄片變成一本精品,可以拿去賣。

老師再請同學帶著這個變成有特效、有溫度的調整過的畫面,去比較原來的那個畫面。

同學感受到海浪會把沙帶到腳上,跟快樂的畫面很像,可以重疊在一起,有宮崎駿大結局的感覺,返璞歸真的輕鬆感。感覺可以繼續這趟旅程。可以持續往前走。像還沒死的芙麗蓮。而且耳邊會有宮崎駿結尾的音樂。

老師請同學當下一次想起這個負向經驗時,帶著這個畫面回來,讓好的感受去重新取代對這個不好的經驗想像。

整段過程約15–20分鐘,慢慢的去感受這些情緒和感覺。同學分享到這整段經驗結束後,從本來與這個不好經驗的抽離感,轉換成下一次是可以再回去回味的紀錄片感。原本對於事件的焦慮感也減緩很多,身體的感覺也輕鬆很多。

【結語反思】

透過這個NLP技術,可以幫助個案找回情緒跟自己的掌控權。
而當下一次負向情緒來的時候,也可以掌控自己情緒並知道如何轉換。

在面對同一個情境時,過往的負向感覺可能會再度發生,但已經知道可以調節,開啟這個調節的感官後,我們自己延續下一次的次感元延伸變化,也可以帶領個案再一次聊聊次感元的變化。

當我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,就可以安頓好自己當下的狀態,很多事情的解決方法是其次,更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能安頓好自己的身與心,在現代人壓力、焦慮、負面情緒來襲時,安頓好自己情緒的能力格外稀缺也何其重要,分享給大家這個很受用的技巧!

--

--

Elaine Yang

半導體業雲端數位轉型產品經理。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技術碩士。曾任職中國美團總部產品經理、微軟亞洲研究院用戶研究員、亞馬遜電商/雲計算商業運營全職實習。關注UI、UX、產品經理、互聯網趨勢,歡迎交流成長!臉書粉專: https://pse.is/RKH42